|
|
冬季历来是火灾防控重点时期,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最新统计,2019年至2023年,冬季年均接报火警26.2万起,亡848人、伤604人,损失22.7亿元,分别占到当年火灾的38%、45.1%、30.7%和34.4%。特别是冬季乡镇农村地区,火灾起数多、亡人多,分别占季节火灾总数的57.5%和亡人数的54%,高于城市地区冬季火灾38.2%和43.3%的占比,另外,乡镇农村地区较大火灾占城乡总数的54.1%。 另一方面居住场所“小火亡人”现象突出,在2019年至2023年年均接报冬季住宅火灾的9.6万起中、亡了697人,是火灾亡人最为多发的场所。 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空气中水分含量低,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可燃物质,都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一旦遇到火源,极易迅速燃烧。加之冬季气温较低,人们为了取暖,会大量使用各种取暖设备,如“小太阳”、暖风机等取暖设备,长时间对着衣物烘烤,电热毯内部金属发热导线损坏,都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经统计,冬季因取暖引发的火灾占比相当之高。同时,冬季照明时间增长,用电负荷增大,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易产生故障,也成为火灾引发的因素。 冬春季集中了较多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燃放烟花爆竹、祭祀、熏肉、卧床吸烟、饮酒等不安全行为很多,如果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因为疏忽大意,一些火源、电源一旦未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火灾。 建、构筑物有的还是砖木结构、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低,容易着火;有的室内电气线路和设备长时间使用,缺乏及时维护和更新,老化故障,容易起火;有的建筑场所消防设施设备比如灭火器、消防栓、报警器等设备的配置以及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防灾减灾能力不够。还有近年来一些非传统火灾发生,如电瓶车、醇基液体燃料、聚氨酯硬质泡沫填充剂产生静电和动火作业等,都引发过重大火灾以上的事故,值得警惕。 在火灾预防工作中,要做到“抓大防小”: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及设备就是“抓大”的方面,是重中之重。防居住场所火灾,防“小火亡人”事故也是全社会着重关注的方面。 第一要防着火。商场、影院内的电气设备多,电气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要对电气线路进行按时进行检查,避免因线路老化、短路等引发火灾。对于促销活动中使用的临时照明、音响等设备,要确保其安装、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第二要快疏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生命通道、救援通道、安全通道,一定要保持畅通无阻,这是几十年来四川消防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严禁有封闭、堵塞以及一切妨碍安全地疏散的情况,确保在紧急状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同时,疏散标志、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要完好,便于人员在火灾时找到疏散方向,此外,员工要熟悉场所的消防设施位置和使用方法,掌握火灾报警、扑救初期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的技能。 第三能灭小火。主要是各类消防设施要保持完好有效,能够发挥作用,能够有人使用。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消火栓等建筑消防设施,要定时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要配置居家防火“三件套”,即安装一些独立式感烟探测器、配过滤式防烟面罩和干粉、水基型灭火器。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主要是重点把火灾的预警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发现火灾、逃生自救赢得时间,避免火灾发现晚,在人们不警觉、不自觉中吸入有毒有害的烟气,影响到人的疏散逃生能力。过滤式防烟面罩能够应对初期火灾阶段的烟气,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让我们逃生自救。 用火不慎,比如做饭、取暖、熏腊肉、燃放烟花爆竹、祭祀时操作不当;电气故障,农村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现象很常见;还有小孩玩火等。 农村居住分散,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距离消防队远,等消防人员赶到,火势可能已蔓延扩大。 农村很多家庭的财物集中在一处,一旦起火,往往多年积蓄付之一炬,而且农村房屋多为砖木、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容易火烧连营。 每个乡镇建立一支多功能的志愿消防队伍;每支队伍具有灭火作战、防火巡查、消防宣传三大职能;实行县(区)、乡(镇)、村(社区)的三级防火管理体系;进而达到“自防自救”与“自我提升”两大效果。每一支志愿消防队的人员定员为六人,人员组成以乡镇安监员、武装部及基干民兵为主体,集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火灾扑救三项功能于一体,业务上受县消防救援大队指导,车辆配备根据各县区实际可进行适当调整。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266支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员达到近1800名,编织了一张集防、灭、宣为一体的广元消防工作网络。每年,各县区政府将投入专项资金对“1332”火灾防控体系进行强力推动,并每年组织一次志愿消防队员集中培训,确保所有队员达到“五会”(会破拆、会供水、会进攻灭火、会操作装备、会救人与疏散),同时通过举办农村志愿消防队伍大比武等竞赛,搭建交流竞技平台,提升执勤备战水平。 自实施“1332”火灾防控体系以来,全市266支志愿消防队伍共开展防火巡查13万余次,发现火灾隐患16万余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2.8万余处,开展集中消防宣传5万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直接受教育群众达70万余人,为全市农村火灾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广元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到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和支持,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加强新形势下消防安全工作二十六条措施》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在全市乡镇设立了专兼职消防工作办公室,志愿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预算和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建成了县、镇(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度。通过向266支志愿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队长颁发正式聘书对队伍和人员进行相对固定,并结合各地实际进行车辆装备配备,条件允许的乡镇可提前配备防火巡查宣传车辆,条件差的乡镇先配齐基本器材装备,后期逐步完善,并制定完善志愿消防队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和灭火执勤战斗补助标准,走“1332”火灾防控体系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清厨房。厨房是家庭用火最多的地方,清理厨房的重点是让油、纸、布等可燃物远离炉灶等火源,房前屋后不要堆放可燃物。 二是清阳台。要及时清洗整理阳台上的杂物,特别是纸箱、纸皮、塑料等易燃物,长时间外出,要关闭门窗,以免火星飞入家中引起火灾。 三是清楼道。切勿在走道、楼梯拐角、地下室等处堆放杂物;电动车不应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充电,充电时不得时间过长,且周围不得有可燃物,应保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不在电缆井和电梯井内堆放杂物。 一是关燃气。用气后及时将气源关闭,不擅自改变燃气管路,按时进行检查燃气软管是不是真的存在老化、脱落、漏气等家庭火灾隐患。 二是关电源。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居民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不用时立刻拔掉电源。 三是关火源。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将打火机等放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酒精炉等明火源用完即关闭。 新修订的《四川省消防条例》就鼓励居家配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和避难逃生器材,有条件的居民能结合修建的抗旱池储存足够的消防用水,确保发生火灾能有效地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尽可能地实现火灾“发现早、灭得早,不亡人”的目标。 切忌贪恋财物而忘记逃生或者已经逃生而返回现场抢救财物。总的来讲火灾预防就是要“防得住、灭得了、逃得出”。 如果,我们在家里发现火情,一定要保持镇静,要第一时间想到人身安全,思考是疏散,是灭火,还是固守待援,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决定,不能盲目自信、盲目采取措施。 高层建筑内住户,如果发生火灾,一定要谨慎选取逃生自救措施。没有绝对把握,建议固守家中待援,能够最终靠消防广播、手机电话等了解火灾情况,第一时间关闭好楼梯间的防火门、客户门,防止有毒、高温烟气的进入。其次,要尽量听从救援人员和消防广播的指挥,选择安全性能条件和时机方可进入疏散楼梯。 选择远离火源和烟雾的通道逃生。如果楼道内已经充满烟雾,不要盲目进入楼道。可以关闭房门,用湿布、毛巾等堵塞门缝,防止烟雾进入房间。同时,到窗口呼救,白天可以挥舞鲜艳的衣物,晚上可以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救援。绝对不能选择跳楼逃生,除非楼层较低且其他逃生途径完全被阻断,跳楼很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伤亡。 在消防员到达之前,社会消防力量,比如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如第一时间参与处置初起火灾,尽力灭早灭小;第一时间在各种群里、广播里视情引导群众是固守,还是疏散;第一时间救人等。市民群众也可以参与有组织的灭火工作,但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在灭火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的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衣物等起火,要使用干粉灭火器或直接用水扑救。如果是电气火灾,首先要断电,避免引发触电事故。对于燃气火灾,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要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什么情况?韩国拿下埃及100架FA-50大单!网友:歼-10、歼-35彻底出局了? 森林狼双加时绝杀横扫掘金:约基奇61+11+10生涯新高 华子34+10+8 国补2039元起!小米发布米家首款宠物空气净化器:去尿液等异味 还能吸毛发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
联系人:孙经理
手 机:13864483567
电 话:0533-5751697
公 司: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地 址:淄博市淄川张博路电磁厂南50米路西